2013-04-17

探寻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探寻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与殷志强先生相识,纯属偶然。一次妙瑞可 冰种紫罗兰黄翡蝶恋花天然翡翠手玩件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谈书时,学术图书中心主任杨金荣编审与我谈起一个人,他就是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中华玉文化中心顾问殷志强先生。并送我一套3册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玉文化丛书:《说玉道器———玉器研究新视野》、《鉴玉甄宝———中国历代玉器鉴定通则》、《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品读之中,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激起了笔者采访他的欲望。
  从“斯坦福”玉、“赛克勒”玉到“旧金山”玉,他马不停蹄地遍寻中国玉器的倩影
  殷志强先生2008年岁末获得了一次赴美学习培训的机会,时间近一个月。在这近一个月学习培训的业余时间里,他不辞辛苦跑遍了全美几个大的且十分有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寻访到近万件中国玉器珍品,并拍摄了2000多幅十分珍贵的玉器珍品照片,还搜集获赠不少相关的图书和资料。虽然探寻的过程很累,别人以前也没有像他那样专门针对中国玉器珍品作过专程的探访,但殷志强先生觉得很值,因为他圆了自己一个几十年的探寻之梦。正如殷先生所言:“我在短时间里从美国的西部飞到东部,能静下心来仔细端详、对话这些‘侨居’他国的‘中国骄子’,感慨良多,收获颇丰。”接着,殷先生为笔者讲述了多个关于美国藏中国玉文化的故事……
  “斯坦福”玉的故事
  所谓“斯坦福”玉,即收藏在斯坦福大学博物馆里的斯坦福家族所收藏的中国古代玉器。殷志强先生介绍,说到斯坦福其人其校其馆,这里还有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
  老斯坦福曾担任过美国加州的州长。1884年,老斯坦福和妻子珍妮带着子女在欧洲旅游时,独生儿子小斯坦福不幸感染伤寒而早逝。悲痛万分的斯坦福夫妇回到美国后,即决定捐出2000万美元,同时还将农场以及斯坦福家族的藏品也捐了出去,并用捐出去的这笔钱建立一所大学来纪念他的儿子小斯坦福。
  殷志强告诉笔者,斯坦福大学博物馆虽然展出的玉器不多,但却很有特色。主要是早期中国玉器、清代玉器痕都斯坦玉,以及鼻烟壶四个部分。这里的中国玉器有独立的展柜,共展出了20件玉器。其中有龙山时期的玉钺、商代玉鱼、玉蝉、东周时期的玉带钩、饰纹玉牌、玉环、汉代玉璧等。
  “赛克勒”玉的故事
  与“斯坦福”玉同样,华盛顿特区的赛克勒美术馆所收藏的中国古玉自然地被称为“赛克勒”玉了。赛克勒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出生、成长于美国纽约。这位赛克勒先生还是位双学位的博学之士,既为文学学士,亦是医学学士。赛克勒美术馆等多座美术馆、文物展示馆,均为赛克勒赞助建成。
  殷志强说,赛克勒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上世纪30年代,他就曾募捐支持白求恩大夫在中国救治抗日将士。70年代,他曾受到中国政府的热情邀请,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提供过决策咨询。1976年,赛氏访问中国时,即决定与北京大学合作兴建一所用于教学的博物馆。
  赛克勒美术馆绝大多数藏品为赛克勒于1987年捐赠。赛克勒美术馆的中国玉器种类比较多,有璧、琮、璋、璜、圭等玉礼器,有戈、钺、刀等玉兵器,有猛琥、苍珑、凤鸟、飞鹿、神人等像生玉,还有玉剑具、玉杯、玉带钩、玉镯、玉洗等实用玉器。
  “旧金山”玉的故事
  所谓“旧金山”玉,自然也是指收藏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里的玉了。这里的中国玉器就有1200多件。有意思的是,亚洲艺术博物馆所陈列中国艺术品的名称均使用中文标明,这一点在国外的博物馆确实罕见。虽然殷志强能看懂英文说明,能用英语与西方人士交流,但在美国博物馆能看到用中文标明中国的文物,自然感到十分亲切。殷先生告诉笔者,这座博物馆里的中国藏品也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叫布伦戴奇。
  说起布伦戴奇,这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此人曾经担任过美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当他1971年决定在离任后移居德国安度晚年时,慷慨地将他所有的收藏品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献给了生养自己的国家。
  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殷志强自然重点参观考察了这里的玉器陈列。殷先生介绍,这里的玉既有良诸文化玉璧、玉琮、三叉型器、红山文化玉箍形器,又有大量先秦时期的璧、璜、牙璋、环、珑、凤、神人神兽、玉剑具等礼仪玉、丧葬玉,更多的是十五世纪以来的玉杯、玉瓶、玉洗、玉炉、玉壶、玉盘、玉鼓、玉砚、玉玺、玉笔、玉山子、玉插屏、玉人、动物玉雕等陈设玉、文玩玉,可谓应有尽有。这里的玉器产地较为广泛,展览中还表明玉器来源、文化性质、所属时代、生产地情况。可谓一部中国玉器文化史、玉器艺术发展史的缩影。
  和笔者谈起在美国访玉,殷先生十分感慨,他说美国藏家十分爱好收藏中国的玉器,而且他们好多还是出色的企业家,同时也是艺术收藏家,还是慈善家。他们既收藏玉器,又收藏与玉器同一时代的其他文物,或与其他文物比照,因而这些人收藏的中国早期的玉器比较精美。美国收藏者为了收藏好中国玉器,还深入中国旅行,并尽可能接触中国玉器的原产地、聚散地,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这种收藏方法,不仅避免了盲目收藏,而且能寻找到中国玉器的艺术风格、特征和玉器艺术的真谛。因此,美国收藏家手中的中国玉器赝品少,从而保证了精品多和真品多。殷先生还告诉笔者,美国收藏家收藏中国玉器还有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家族收藏,不少重要的中国玉器的积累都是花费了全家人或者两代人的心血。而且对于收藏品的最终归属都是捐赠给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有幸看到这么多保存完好、这么精美的中国玉器。
  “毛泽东赠尼克松玉”的故事
  玉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文物,玉文化曾经是美国人民认识中华灿烂文化的途径之一。采访中,殷志强先生就为笔者披露了一件国内一般民众尚不知晓的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赠送玉的趣事,那就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总统及美国政府玉的故事。
  1972年,毛泽东主席、周恩事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将一件精美的活链玉瓶作为珍贵的国礼赠送给了尼克松总统。这件活链玉瓶并非一件简单的现代玉器,而是体现着当代中国最高玉器雕琢的工艺水平。选中这件玉器作为国礼,不仅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高度关注,也寄托着中国领导人对中美两国人民对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良好期许和祝愿。因为玉瓶的“瓶”,与平安之“平”谐音,活链系着玉瓶,意味着平安长久、健康发展之意,又具连绵不断、千年不朽,可谓寓意深长。殷先生感慨道:40年来的“中美关系发展表明,当年中国领导人以活链玉瓶表达中美关系的愿景,是多么的含蓄、贴切,又是多么地意味深长。这与《时代周刊》称尼克松总统的中国之行是‘冒险之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也说明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更说明中国玉文化、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殷先生所言极是 殷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历史博物馆总统特别展览中就见到了这件精美的活链玉瓶。这是件新疆和田青白玉雕琢而成的活链玉瓶,因为我们以前谁也没有见到过这件玉瓶,所以殷先生特地为笔者进行了一番描述。总统特别展览上,除了这件活链玉瓶外,还附有当年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图片,以此来说明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的重要意义。这件活链玉瓶现在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藏品。殷先生说:“美国博物馆对一件当代中国玉瓶,赋予如此重要的意义,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不能不说明美国政界、学术界对中国玉器在中国人、美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有深刻的理解,谱写了中国玉器在中国外交史上的新篇章。”
  助力赴美访玉:钻研玉文化数十载藏古今中外玉文化书籍,攻克语言难关
  采访前,笔者翻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殷志强这套玉文化书时,在佩服的同时,又不禁产生疑问,美国的多所有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又不在一处,一个人怎么能在短期内跑遍这些博物馆?辨识成千上万件玉器藏品,并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又如何在短期内写出这么漂亮有水平的书来呢?采访之中,随着殷先生的娓娓叙述,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窦。
  他学习中国玉文化的两本书居然来自美国,而且是美国人写的
  原来殷志强早在南京大学读书期间,就已开始了玉文化研究。毕业后来到文博行业,在南京博物院干了19年,南京艺术学院教了3年书,民革江苏省委任上到目前也工作了11年。这期间,他不是在文博行业接触玉,就是在工作之余研究玉。因此,殷先生研究玉文化至少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
  说起来你或者不相信,殷志强研究玉的道路居然与美国有关。因为他早年研究玉,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几位美国学者的中国玉器研究专著。而这些专著里的玉,就是数千年前的中国古玉,它们其后“侨居”美国后而被美国学者关注而研究,然后这些研究成果又影响了殷志强。难怪殷先生说起散居在美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里的玉有似曾相识之感呢。
  不要以为殷志强先生当年“崇洋”,而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关于玉文化研究的书太少,南京图书馆中文的也只有一本清末吴大徵所写、1889年出版的《古玉图考》。因为已列入古籍,无法借出,只能借到没有人看过的1912年版美国人罗佛英文版原著《说玉: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的研究》,和1938年版的美国学者萨尔莫尼所写的《古代中国玉雕》。这两本书伴随着殷志强,在江苏苏北神居山汉墓考古工地上度过一个个寂寞的夜晚。
  其后的上世纪90年代早期,殷志强已对中国玉器有了相当的了解。巧的是这时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馆长、中国文物艺术史专家美国人罗覃博士和旅美香港学者、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部主任、同为中国艺术史专家的屈志仁先生来南京博物院访问。
  说起来真是有缘份,院领导挑中殷志强全程陪同两位大专家进入库房挑选文物赴美展览。同时,还陪同他们到镇江、无锡博物馆挑选文物一并赴美展出。有此大好机缘,殷志强自然不放过,随时向两位专家请教了许多中国玉器问题。当然,两位专家也十分热情地向殷志强介绍了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玉器的情况,并欢迎他去美国研究中国玉器。屈志仁还送给殷志强一本他新著的《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藏中国玉器》。其后,罗覃馆长返美后也给殷志强寄来了他编著的书,以及许多美国馆藏中国玉器的彩色反转片,并特地允许殷志强在他即将在台湾出版的《古玉至美》一书中使用。
  赴台巡讲玉文化,再次遭遇美国玉文化研究成果
  1996年9月,殷志强应台湾中国玉学会的邀请赴台进行为期三周的全岛中国玉文化巡回演讲。巡讲过程中,又获得了台湾朋友相赠的许多研究参考图书。这些图书当中有3本是与美国藏中国玉器有关。一本是《古代中国玉器》,另外两本为《海外遗珍·玉器一、二》卷。这3本书使殷志强大大加深了对美国藏中国古玉的认知和了解。
  为了研究中国玉器以及流失海外的中国玉,殷志强先生早年就攻克了英语关,能直接阅读英文玉器专著,并可以用英语直接交流。他还粗通日语,阅读、对话亦无问题。为了研究中国玉文化,殷先生四处搜寻古今中外关于研究中国玉文化的书,凡是他能找得到,他都将其收入囊中。对于美国所藏中国玉器的详细了解,可以说是烂熟于胸,只是未能目睹罢了。因此这次利用赴美学习的机会才能“驾轻就熟”地饱览了上述美国博物馆、美术馆。就是这样,他为了抓紧一切时间,专拣玉器展台精心观摩,并注意用心收集美国关于玉器、玉文化的资料。没有水喝,就忍一忍;站得累了,就揉一揉。每天寻访参观结束,不顾疲劳,他还要及时地将当天所拍的关于玉器的照片分类整理,并加以说明。否则,一个月下来,所拍到的2000多张美国藏玉的照片岂能清晰辩认?
  因为时间紧的缘故,殷先生还留下一些遗憾。例如他年轻时学习过的《说玉: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的研究》一书的作者罗佛捐赠给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精美的玉器,末能造访。所幸的是殷先生的公子近期亦赴美学习,他为父亲拍到了400多张精美的彩色玉器图片,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殷先生说,他准备在《旅美华玉》再版的时候,把这个遗憾补上。 (本文图片由殷志强先生提供)

本篇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TAG:探寻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