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6

温润光洁话美玉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温润光洁话美玉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妙瑞可 冰种飘花叶子天然翡翠吊坠
【摘要】 古往今来,玉文化久盛不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福建地区的玉器传播也伴随着文明发展的历程,并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玉为载体的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不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情况,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 福建博物院;玉器;鉴赏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玉器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枝异彩独放的奇葩。数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敬和热爱之心从未改变。中国玉器至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今天,玉文化绵延不断,以玉为瑞、以玉为德、以玉为美的文化传统,也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没有一种工艺品能像玉器这样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广泛珍视。尽管玉器曾经为王公贵族所专享,也曾为士大夫君子所玩赏,它最终也成为了平民百姓的钟爱之物。春秋时期,孔子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被看成是完美、圣洁的象征,人们佩玉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德行之美,“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温润如玉,洁身如玉,则成为对人格的最美赞誉。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谓玉之美五个标准是:“具有温润的光泽,有如君子的仁德;表里如一,毫不虚假,有如君子的义德;内外纹理一致,敲击时声音舒扬悦耳,传播到远方,有如君子的智德;宁碎断而不弯曲,有如君子的勇德;切磨的棱角方正而不伤人,有如君子的絜德。”可见古人极为重视玉的质地与特性,尤其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更受古人的喜爱推崇,长期以来成为品德高尚、心灵纯洁的象征。古往今来,玉文化久盛不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福建地区的玉器传播也伴随着文明发展的历程。
秦汉以前,福建地区的土著民族已经发现了玉石的晶莹之美,开始利用地产彩石制作装饰品、礼仪用具和生产工具,如璇玑、玦、牙璋、斧、錛等,形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秦汉时期,居住在福建地区的闽越族,曾经北上中原参加轰轰烈烈的倒秦大起义和佐刘灭项的斗争,经历了中原文化的洗礼,其首领无诸被汉高祖刘邦册封为闽越王,辖治闽中故地。在闽北等地考古发掘的闽越贵族墓葬中,出土有玉组佩、玉璧、玉环、玉带钩等,表明闽越的用玉制度与中原地区渐趋一致。
在浦城县锦城村金鸡山二号墓葬中出土的玉组佩,是十八件套的一组。玉组佩中最主要有玉璜、玉环、冲牙、玉珠、玉管、琚瑀等构成,它们之间以丝带穿系,系带上缀以玉珠和玉管。玉组佩发端很早,早在新石器晚期已出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组合形制也最为繁复。汉代玉组佩也很盛行,但趋于简化。古文献中记录很多。由于经常是用多种玉佩组合而成,所以古人也称之“杂佩”。《诗·女曰鸡鸣》记载:“知子之来,杂佩以赠之”。《毛传》:“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大戴礼记·保傅篇》云:“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双衡,下有双璜,冲牙、玭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这都说明了各种饰玉组合起来成为玉组佩的情况。组佩还有正人仪态的作用,佩戴组佩的时候要“行步有佩玉之度”,配戴者的步伐要与玉佩的摇摆频率和谐,由于人行走时玉佩会发出声音,且只有在不疾不徐、节奏适中的步幅下,才会发出富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样就既要求君子走路时温文尔雅,又要求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使佩玉行为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在周礼中,组佩越大越复杂,说明佩者的身份越尊贵。从考古发掘来看,当时的组合形式似乎并没有统一的定式,可繁可简,因人而异。从金鸡山二号墓棺中的玉组佩所摆的位置推断,应是墓主挂于身上的佩玉,说明福建地区的闽越族贵族、官吏也追仿中原制度流行佩玉,《礼记》记录“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也已成为闽越国贵胄追求的时尚。
玉璧是玉礼器中起源很早、延续时间又很长的一种玉器。早在新时器时代就已出现,最初多为装饰品。《周礼》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早期的璧形玉器体积不大,应为佩挂在身上或戴在手臂上的装饰物,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原来作为装饰品的璧形玉器逐渐发展为体积较大的玉璧。《周礼》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玉璧除作礼器外,还是佩玉,称为“系璧”;也作为礼仪或馈赠用品和随葬用品,是玉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器形,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几乎都使用。
战国至两汉为璧的鼎盛期,福建出土的这件汉代兽面纹玉璧直径为27.3厘米,是福建地区目前出土最大的玉璧。玉为青白色,质地细腻,体大平薄,制作规整,内圈为浮雕谷纹,外圈阴刻四组双身龙纹,龙首为长须、圆眼、双角上内卷,龙双身分两侧,蛇曲成S形,体侧为勾卷的双翼,两面纹饰相同。《周礼·典瑞》曾记载古代有“疏璧琮以殓尸”的礼俗。战国秦汉墓葬中的玉璧,有的是放在死者的胸前和背部,有的是放在棺椁中间,还有的镶嵌在棺外作为装饰。
玉带钩是古人用来系扣腰带的用具,一般是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扁方的长条形,一端弯曲,可以钩住腰带。形制较多,有龙首、鸭首、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玉带钩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战国到两汉是玉带钩的兴盛期,造型丰富多彩,有长条形、琵琶形、螳螂肚形等,带钩的钩头一般雕琢成龙头或虎头形状。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平定闽越。其后,随着中原百姓南迁入闽,福建经济文化逐渐发展。历经漫长的历程,福建地区的玉器文化也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宋元明清时期的玉器,玉材采用新疆和田玉已成为倍受推崇的主流,还有东北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等在民间也很流行,玉器的种类又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主要有佩玩件装饰品、观赏陈设品和日用器具,福建地区出土和传世品所见有玉簪、玉如意、玉山子、及玉雕的人或动物和文房用品等等。
发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用于将冠别在发髻上的长针状用具。先秦时称“笄”,汉后称“簪”。我国古代男女都留长发,都要用安发之簪,但固冕弁之簪,只为官员和男子所用。明代的玉簪制作十分精细,造型生动,这件明代宰相叶向高使用过的玉雕镂空水仙花发簪,长21厘米,玉质细腻温润,簪首镂雕一丛水仙花卉,制作精细,簪体呈圆锥形,光素无纹,通体打磨圆润,是明代玉簪典型的代表作。  
如意起源于爪杖,因爪杖能搔到背部手所不及之痒处,甚如人意,而得名“如意”,并且因古人常执之于手中,而得雅号“握君”。如意古亦称“搔头杖”、“痒痒挠”、又称“不求人”,后来演化成吉祥物,寓“万事如意”,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但目前人们能见到的如意大多是明清时期和以后的作品。玉如意通常呈长条状,一头上弯作大小灵芝或桃形头,中段上拱。大如意一尺以上,小的手内可以把玩,有玉、珊瑚、翡翠、玛瑙等各种材质。如意头上多是灵芝、手套、云龙、喜凤、“寿”字、蝠等各种吉祥纹饰。明清时期如意数量大增,成为寓意吉祥的陈设品。在清宫,每逢帝后寿辰或有大庆典,诸王公大臣都要进贡如意作为贺礼,有时要进贡九盒如意,每盒中装九柄,寓意“久久如意”。同时玉如意也是达官显贵之间互相赏赐、赠送的礼品玉雕。到了清代,出现了大量用整块玉料雕琢而成的如意,做工通常精雕细琢,玉材较佳。这件馆藏清乾隆白玉如意,长26厘米,白玉质,玉质纯净细腻。如意弯曲长条状,如意头为圆弧形云朵状,雕刻桃、佛手、蝙蝠,寓意福、禄、寿,尾部雕一蝙蝠口衔桃枝。刀工皆作浅浮雕,构图较疏朗,首尾花纹遥相呼应,堪称玉如意中的精品。
玉香囊是一种佩戴在身上、内装香料的小型玉器,最早见于唐代金银器,至清代大量制作玉香囊,由两半样式相同的部件以子母口相合而成一器,内储香料,由镂空处散发香气。这件清乾隆白玉透雕香囊,直径 5.5厘米,高1.6厘米,玉质洁净、温润。香囊为扁圆形,薄体,双面镂雕花卉纹,器体扁平,可旋转开合,刀法娴熟精湛。玉香囊的形状小巧玲珑,器体以透雕技法雕琢各种花纹图案,琳珑剔透,令人爱不释手。除了玉香囊清代还制作各种材质的香炉、香薰等香具,做工精巧,备受世人喜爱。
玉扳指起源很早,在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斜筒状的实用扳指。到了战国、汉代,扳指演化成鸡心佩,又称“玉韘”。扳指是套入右拇指用于射箭时勾拉弓弦的,后也成为能射御者的象征。扳指最初以骨、熟皮等制作,后来采用玉等材料,玉扳指多为显赫贵族所使用,在满清贵族中很是流行,但已不再是往日的勾弦用具,而只是一种供赏玩的指间装饰了。其造型皆矮圆筒形,一端边缘略薄,可套于拇指,器面或光素,或阴刻、浅浮雕各种图案纹饰、诗文词句等,这件馆藏清刻白玉骏马图扳指高2.8厘米,玉质洁白,细腻温润,浅浮雕一匹骏马立于松树、岩石旁边,凉亭之上明月高悬,马背上方刻“独立朝纲”四个篆字,形象真实自然,工艺精细。
玉山子是表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场景的一种圆雕作品,大多数以山林题材为主。通常制作玉山选用的玉材体积较大,因为玉山所要表现的景致较多,在设计上集山林、瀑泉、楼台、亭榭和人物为一体。清代制作的玉山子,数量大、种类多,造型也很复杂,常把名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样稿制作山子,所以玉山子在设计上受到绘画风格的影响,局部的加工非常精致。这件清白玉浮雕山水人物楼阁通高21.5厘米,青白玉质,局部有褐色沁,器型近椭圆,立体圆雕,雕刻亭舍、人物、树木、岩石等,顶部悬崖下垂,构成一幅动静有致,深浅得当的自然风景,工艺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以玉为载体的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不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情况,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
作者简介:林丹,福建博物院副研究员。 

TAG:温润光洁话美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