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人们纷纷着手准备年货、打扫家中积尘、祭灶等,一切都在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小年"其实一点都不"小",正是从这天开始,我们的忙碌与欣喜,被正式切换进了"春节时间"。
图源:网络
尽管南北方都庆祝小年,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二者在习俗上存在一些独特的区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腊月二十三 VS 腊月二十四
打开手机的日历会发现,腊月二十三标注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标注南方小年。
据闻,在南宋以前,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官气较重,民间习俗深受影响,小年大多定在腊月二十三。清朝雍正年间,皇帝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将灶王爷的祭祀也一并安排了。皇帝的做法迅速影响到民间,北方百姓也纷纷在这一天过小年。
图源:网络
与此不同,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方地区则没有受到这一习惯的影响,依旧将小年定在腊月二十四;而一些湖海渔家如鄱阳湖沿岸,至今还保持旧船家的习俗,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二、饺子 VS 汤圆
北方过小年这天是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这是为灶王爷上天准备的送行食物。另外因为饺子的形状似元宝,吃了可以招财进宝,讨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图源:网络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吃灶糖也是北方过小年的一大习俗,此外.............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187049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